根据“灯塔”的票房统计,截至8月26日18时48分,上映11天的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累计综合票房532.2万。尽管导演胡玫在影片上映之初曾表示希望更多年轻人通过这部影片喜欢上《红楼梦》,但是惨淡的票房和泛起的争议至少表明,青年人并不怎么喜欢这部影片。这不禁让人思考:在传统名著IP开发的热潮下,到底如何改编《红楼梦》才能够真正地拥抱青年人,并能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到真正的普及与传承。(据8月27日光明网报道)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惨淡战绩以及引发的争议,将“经典名著该如何改编”的话题又推到风口浪尖。就算是拿奖拿到手软的知名导演,就算是用时再长、下本再大,就算打起了“青春”牌、蹭起时尚热度,只要观众不买账,就只能收获一地鸡毛。
网络观众对于这部影片的吐槽点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人物形象“流量化”、剧情“快餐化”、主题“浅薄化”。导演大概试图讨个“年轻人喜欢”的巧,以为在“坐不住”、没时间、快节奏的当下,越是新鲜养眼不费脑子的东西就越容易吸引年轻受众视线,却忽视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特别是经典名著的敬畏之心。
客观说,《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制作方在某些方面不可谓不用心。按其前期宣传介绍,胡玫导演前后投入了18年时间,剧组选演员也没少费劲,在全国各大艺术院校甚至艺术类高中、职业学校等广撒“英雄帖”;就为贴合原著人物的年龄特点,年轻角色的扮演者拍摄时平均年龄只有14岁;为了让他们能找到古典沉浸感,还进行了9个月通读原著、琴棋书画连带表演的集中培训……听起来明明是按“尖刀班”方式来培养,考试成绩却惨到让人大跌眼镜。细细想来,问题大概卡在只是走了个“用功”的过场,参与编、导、演的众人对于原著内核没读懂、没悟透或者根本没学进去。
在传统名著IP开发的热潮下,要想真正得到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不走心不投入肯定不行。
翻拍经典应掌握好“度”。要在尊重原著的内核和创新性改编之间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点,而这个“度”一定是建立在对原著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比如国产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是经典改编中的上乘之作,既保留着古典名著《封神演义》中的基本人物设置和框架,又赋予了其“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新内涵,再加上幽默风趣的画风,自然会收获一大波年轻观众的喜爱。
翻拍经典还要保持基本的逻辑自洽。不论是保持原著的本来面貌,还是加入大量的新故事新内容新架构,逻辑上要能说得通,讲得圆满。比如在《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中,宝黛共读《西厢记》时,电影把宝玉引戏曲台词说的“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改为黛玉上来就说自己是“多愁多病身”,当宝玉纠正她是“倾国倾城貌”时,黛玉却突然变脸大怒,指责宝玉欺负她;元妃省亲时,贾政才说了一句“给皇妃娘娘请安”,转而就大喊一声“儿啊”,完全没有顾及当时情境下应有的礼仪和规矩;宝黛之间的情感互动也经常没有铺垫和因果可言……这应该是制作方并没有真正看懂书中的逻辑关系,如此一来完全无法自圆其说。
翻拍经典还要沉下心来,精工细作慢慢磨。曾经,央视版的四大名著电视剧是孩子们每到寒暑假的“必打卡项”,这些成功的影视改编,无不基于对原著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远非现在许多借个IP随意孵化的粗糙之作。尽管没有什么像样的特效和造价高昂的服化道,却因为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让人沉浸其中,百看不厌。
经典名著的反复改编、翻拍本没有错,多次多元的诠释可以引起人们对名著的持续关注和欣赏,好的“二创”作品也可以让经典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但是,在流量时代,如何既能保持对原著的尊重,又能获得市场效应,确实是需要改编者和制作方认真思考的问题:创新固然重要,原著的本来光彩不能丢,只有用心用脑,才能让经典IP历久弥新。(韩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