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岁的人不想恋爱,七十多岁的刘晓庆谈了一茬又一茬。
庆奶最近又被爆料“风流债”了。
网友们没有对她进行审判,反而是在支持她。
为什么?
刘晓庆,“风流债”后依然没有塌房?
狗仔放出了她和小她二十岁的摄影师男友的对话。
摄影师男友透露,他们在2016年开始热恋,但到了2021年被刘晓庆拉黑。而他本人过了好几年,依然忘不了庆奶,不愿意走出来,选择了公开聊天记录。
他没想到,刘晓庆没有觉得羞耻,反而大方回应了这件事。
也可能没想到,自己的“荡妇羞辱”计划落空。
“每个人多少存在一些生活作风问题,我喜欢你,还不好吗?你喜欢我,说明我有魅力。你留着聊天记录是你的光荣,但你戳穿了就是你的耻辱。”
在网上,大家几乎是清一色的支持庆奶。
不是所有人都要德艺双馨。
劈腿、出轨、同时暧昧多个男性……这些在现在看起来可以毁了一个人职业生涯的瓜,对庆奶来说都不算什么。
情史比起武则天也不遑多让。用金星的话说,她就是“趟过男人河的女人。”
她自己也公开说过,“玩”过的男人不止一群。
她15岁就开始恋爱,在自传里写自己糊里糊涂就结婚了。
不合适了就离婚,然后去和陈国军结,婚内又出轨了姜文。
几经波折,庆奶又离了,成了第一个公开离婚的女明星。
这些足以“塌房”的事情反而让她风评反转。
为什么?
刘晓庆,打破性羞耻
说到底,就是刘晓庆打破了“性羞耻”。
她会大大方方的说自己谈过很多男人,被放私密记录也不生气,很直接的指出这是对方的不对。
荡妇羞辱这一套对她来说根本不管用。
每当我们在谈及性的时候,女性都会成为这个话题的主角。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下也是如此,克己复礼的儒家法条,以及三纲五常的“贤妻良母准则”,让女性觉得性是一件极其羞耻的事情,更无法正视自己的性需求。
在过往的许多年里,女性作为男性的“性对象”,似乎和性捆绑在了一起,女性的性羞耻也相较男性更为突出明显。
久而久之,认为不贞洁的女性有罪的“反荡妇机制”成为了社会的集体潜意识。
男性不会选择“荡妇”,女性也不愿意成为“荡妇”,于是女性们往往规避与性有关的话题,压抑自己对性的欲望,以免被认为是“荡妇”。
况且在长期“父权社会”的经验下,女性往往更容易养成一种低自尊的人格。
这种低自尊也可以说成是自卑。
当我们自信时,我们并不会在意他人的评价,但如果我们是自卑的,那就很容易囿于他人的传统性别观念之中,时刻谨慎地维持自己的贞洁形象,性羞耻也就愈发强烈。
《Skam》
东方流行“耻感文化”,脸皮薄,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然地对性感到羞耻。
刘晓庆她就不这样。
拿得起放得下,大不了从头来过的强大内核支撑着她风雨半生。
在她身上,你感受不到社会加在女性身上的那套“羞耻感”。
谈性原来不需要色变。
说到底,我们庆奶还没有一些龌龊男艺人做的事情过分.......
为何明星口碑总是一时一个样?
大众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的看法,会随着时间和经历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就比如刘晓庆,前段时间一直被网友们说是“丫头教教主”。
而如今,人们更欣赏她超前的精神状态。
大家又丧又颓废,只有74岁的晓庆奶奶还在勇往直前。她在女性成长、爱情、生育等方面的独特观点,让她成为了当代典范。
这是时代变迁与审美观念的演变,共同促成的变化。
网络时代,公众也更容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可以迅速传播自己的看法,并且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这种快速的信息传播和情绪共鸣,也会导致公众态度的迅速转变。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众对明星的评价,可以归结为一种宣泄行为。
因为明星是公众人物,所以大家也默认明星是可以被讨论和评价的。
在我们视线之内,对明星的赞美和谩骂永远不会停止消失。
但于我们自身而言,还是该保持冷静和理性。
明星虽然作为公众人物,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每一言行都值得被无限放大和解读。
过度或偏激的评价,于人于己,都是无益的。
在这个寡淡无爱的时代,刘晓庆背后是我们年轻人都没有的鲜活生命力。
婚内出轨、离婚多次……对她来说,这些曝光都不算什么丑闻。所谓的道德标准和规定在她身上没有任何作用。
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多大点事啊。”
这个世界需要娱乐、需要消遣、需要情绪。
也需要冷静、需要理性、需要平常心。
作者:律也人
责编:回星
hi~inker
欢迎你加入我们的社群
请扫码加小印 回复【入群】
- 欢迎关注印客美学视频号 -
上小下宽的珍珠吊坠是方圆脸姐妹的福音,修饰脸型的同时,戴上就能突显那种温柔又不至于甜腻的柔美。
柔和色泽起到提亮整个面部的功效,当穿着黑白灰或大地色系服装时,这款耳饰能成为整身搭配的点睛之笔。